铁矿石谈判尽管尚未到最后期限,但中钢协已放弃统一领导,默认钢企与矿山自行定价。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在今年第二次行业信息发布会上表示,钢铁企业出于自身生产的需要,可以和三大矿山自行商议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分析人士指出,在离谈判最后期限仅剩两个月时间的情况下,这预示着今年铁矿石谈判已名存实亡。
中钢协曾做出最后一次反制,在了解到国内钢企当时铁矿石库存量能够支撑两个月后,号召国内钢企未来两个月不再进口铁矿石,以抵制三大矿山的垄断行为。但仅一个月后,部分国内钢企已沉不住气,私下和三大矿山接触或签订购买协议。对此,中钢协只好允许中国钢企可与三大矿山签约。
而此前一直坚持全球铁矿石供大于求的中钢协昨日也改口承认出现供不应求。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指出,去年,除中国保持上升外,全球其他铁矿石进口大国均呈需求下滑态势。而今年市场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一季度,不仅中国粗钢产量增加了24.52%,全球其他国家粗钢总产量也增长33.03%,其中,日本增长50.7 %、欧盟增长37%、韩国增长29.1%,中国台湾地区更增长51.5%。也就是说,今年全球钢铁大幅增产造成了铁矿石供不应求局面。
对于当前铁矿石供给受制于人的局面,罗冰生认为,要大力支持国内矿山生产,减少对进口铁矿石依存度。据介绍,我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太高,去年竟达到62.3%,比上年增加了3.07个百分点。其次,鼓励中国企业去海外投资办矿。我国目前控制铁矿石海外资源量大约在9%左右,发达国家钢企大约为50%。第三就是规范我国进口铁矿石贸易。最后,希望把进口铁矿石作为战略问题提高到国家层面来研究解决。
铁矿石等生产成本涨价已直接推动了钢价上扬。进入2010年以来,钢材价格呈逐月上升趋势。截至上周,国内价格指数为126.4点,比年初提高20点,涨幅18.8%。另一方面,虽然钢价上涨,但中国钢铁企业的盈利水平仍低于全国工业行业的平均水平。今年一季度,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总体盈利状况出现好转,但大中型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3.25%,仍处于微利状态。
冀公网安备13098102000528号